??家居行業風波再起。
??7月24日晚間,成都富森美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森美”)公告稱,于近日收到成都市郫都區監察委員會簽發的關于公司董事長劉兵被留置的通知書。公告顯示,劉兵在留置期間暫時無法履行董事長職責,相關職務將由公司副董事長劉云華代為履行董事長相關職責。
??富森美表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控制權未發生變化,該事項也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除此以外,富森美并未透露劉兵被留置的具體原因及案件進展。
??這一消息迅速引發市場反應。7月25日,富森美股價開盤競價階段一度跌停,短線資金情緒謹慎。截至當日收盤,跌幅收窄至 4.87%,報12.31元/股,總市值92.14億元。
??針對上述事件,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致電富森美,電話遭直接掛斷;致函企業郵箱,截至發稿亦未收到回復。
??有市場分析認為,作為西南地區家居賣場龍頭企業的實際控制人,劉兵被調查可能與行業性合規風險相關。
??更引發行業關注的是,這已是年內家居行業第三位核心高管被留置。此前,居然智家董事長兼 CEO 汪林朋、紅星美凱龍原實際控制人車建興分別于 4 月、5 月被實施留置,其中汪林朋已恢復履職,車建興則于7月辭去總經理職務。
??“三位龍頭實控人相繼被調查,意味著家居賣場‘野蠻生長’時代結束,精細化、合規化運營將成為下一階段的核心競爭力。”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向記者道出了行業轉型的迫切性。
??家族色彩濃厚
??作為西南地區家居賣場龍頭,富森美有著鮮明的家族治理印記。
??公開資料顯示,1998 年,劉兵與大姐劉云華、哥哥劉義共同創業;2000年正式創立富森美,逐步發展為專業的裝飾建材與家居賣場運營商。
??成立初期,富森美便展現出創新基因,用一年多時間建成當時全國單體最大裝飾建材市場,2006 年首創獨立大店模式打破傳統攤位業態;2015 年打造融合軟裝與創意設計的產業園。
??2016 年 11 月,成為國內家居賣場行業首家 A 股上市公司。富森美以成都為核心,逐步打造了“富森美裝飾建材總部”“家具Mall”等標志性賣場,奠定了區域市場龍頭地位。
??上市后,富森美加速擴張,通過“自營+委管”模式向重慶、瀘州、自貢等城市拓展,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家居賣場之一。截至2024年年末,富森美自營賣場規模超125萬平方米,入駐商戶數量3500余戶,涵蓋建材、家具、軟裝、智能家居等全品類。
??股權結構層面,富森美呈現高度集中特征。2025 年一季報顯示,劉氏三姐弟合計持股 80.11%,其中劉兵持股 43.7%,劉云華持股 27.7%,劉義持股 8.71%。這種家族控股模式在保障控制權穩定的同時,也帶來了治理爭議。
??據財報顯示,2018 年至 2023 年,三姐弟年薪均維持276萬元。2024 年雖微調至272.4萬元,但3人薪酬合計仍占 15 位董監高總薪酬的51%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劉兵最后一次公開露面是在2025年6月,陪同成都市領導視察富森美天府直播港;而早在今年3月,他便缺席了富森美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為此次事件埋下一絲伏筆。盡管公告強調運營正常,但家族核心人物的突發狀況,仍讓市場對其治理穩定性產生疑慮。
??業績承壓
??在高管風波背后,富森美正面臨業績持續下滑的挑戰。
??數據顯示,自2023年第四季度起,富森美營業收入已連續6個季度同比下滑。2025年一季度,富森美實現營業收入3.3億元,同比下降 13.19%;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48億元,同比下降 21.06%,業績持續承壓。
??2024年,富森美實現營業收入14.3億元,同比下降 6.18%;歸屬母公司凈利潤6.9億元,同比下降 14.3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母公司凈利潤6.82億元,同比下降13.92%,其跌幅創下上市以來新高。
??與居然智家和紅星美凱龍的全國性布局不同,富森美長期深耕西南地區,區域集中度極高。報告期內,成都地區收入為其總營業收入貢獻97.76%,四川省內其他地區收入占比約2.2%,而省外收入不足百萬元,僅占0.06%。
??細分業務來看,報告期內,核心的市場租賃及服務收入 2024 年同比下降 4.52%,委托經營管理業務跌幅達 23.78%,營銷廣告策劃收入近3年累計降幅接近 40%。
??綜合毛利率也從 2023 年的 70.18% 降至 2024 年的 67.24%,回落至疫情期間水平。盡管 2024 年投資性房地產因天府項目完工增至 19.89 億元,但該項目招商進度滯緩、定位反復,存在潛在風險點。
??“區域單一、需求疲軟帶來的增長瓶頸已十分明顯。”柏文喜分析表示,富森美雖經營現金流穩健(2024年為8.16億元)、負債低,短期內財務風險可控,但過度依賴成都區域市場的弊端在行業下行期暴露無遺。富森美雖計劃向泛家居、中高頻消費品及裝修基礎材料擴容,但戰略執行能否抵御高管事件沖擊,仍是未知數。
??不過,高分紅特質為富森美提供了一定緩沖。2022~2024 年累計現金分紅 24.25 億元,2024 年分紅率高達117.11%;上市以來累計派現 46.68 億元,平均分紅率 69.52%。這種“分紅高 + 低估值”的組合,成為市場關注的修復博弈點。
??不過,有業內專家表示,“短期來看,富森美運營及現金流無虞,但事件不確定性將壓制估值彈性。中期需重點跟蹤留置結論,若僅為個人問題,高分紅仍具防御屬性;若牽出公司治理或合規瑕疵,估值溢價將迅速收斂。長期則需關注調查對家族治理結構的影響,以及業績連降、區域飽和背景下戰略落地的不確定性。”
??行業震蕩中的風險與轉型
??富森美事件并非孤例,年內家居行業三大龍頭實控人接連被查,折射出行業深層次變革。
??柏文喜認為,“三家企業均深度綁定地產周期,且涉足小額貸款、供應鏈金融等衍生業務,易成為 ‘涉房反腐’‘金融反腐’ 的延伸地帶;而行業景氣下行導致的出租率、租金承壓,進一步放大了高杠桿擴張或資金騰挪的灰色空間風險。”
??從市場影響來看,不同企業抗風險能力分化明顯。居然智家、紅星美凱龍因全國化布局、高杠桿特性,實控人風險對融資及商戶信心沖擊更大;富森美雖區域集中、負債輕,家族控股保障了短期控制權穩定,但留置事件若升級,仍可能影響地方政商關系及后續擴張。
??GKURC產經智庫創始人、鯨平臺智庫專家、產經觀察家丁少表示,“房地產下行倒逼家居業暴露存量問題,疊加反腐深化,行業正加速出清。未來品牌分化將加劇,頭部企業通過優化存量、服務化轉型逆勢增長,中小賣場加速退出,而合規化、精細化運營將成為家居行業生存與發展的核心命題。”
??他進一步表示,在抗風險能力建設上,企業可通過引入獨立董事強化監督機制,并剝離非核心資產以降低負債規模;在業務模式升級層面,需減少對租賃業務的路徑依賴,加大自有物業運營力度,同時拓展數字化業務收入來源。
??此次富森美能否在風波中穩住陣腳,不僅關乎企業自身命運,更將成為區域家居龍頭轉型的重要觀察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