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
測評研究報告
2025.9.17
發布機構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克而瑞集團
測評背景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從高速增長階段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房地產行業競爭日益激烈,整體向集約化發展邁進。強化品牌策略,完善品牌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品牌競爭力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在此背景下,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運用品牌理論、價值評估理論和相關研究成果,對房地產企業的品牌價值進行測評,并連續十五年舉辦“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測評”活動,推出《2025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測評研究報告》,發布2025房地產開發企業品牌價值排行榜及相關榜單,以專業深入的研究、客觀公正的結果,為房地產企業深化品牌戰略提供培育思路和價值范本,同時也為房地產企業的品牌建設和完善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通過進行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測評,對品牌企業的運行狀況進行深入分析研究,找出品牌建設過程的特征和運行規律,對提高房地產企業的綜合素質和品牌質量,促進我國房地產業的良性競爭與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特別是對典型品牌房企的研究和分析,有助于:(1)科學地評價和度量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幫助房地產企業樹立品牌形象,從而培育、維持消費者的忠誠度,使企業和消費者實現雙贏;(2)了解整個房地產行業的品牌發展狀況,幫助企業尤其是處于發展關鍵期的企業及時正確地評估其品牌價值和品牌策略,探析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快速發展的路徑,為房地產企業品牌升級提供范本,為企業品牌建設的全面提升提供新思路,也能讓全社會了解房地產行業的品牌文化體系建設。
測評榜單



測評分析
50強變動幅度縮小
企業排名趨于穩定
2025年,50強品牌房企位次變動幅度整體縮小,其中,10強榜單變動率為10%,與上年持平;20強榜單變動率為10%,較上年下降5個百分點;50強榜單變動率為6%,較上年下降8個百分點。

從50強品牌房企總部所在區域來看,華南房企占比為34%,華東房企占比為30%,華北房企占比為28%,西南、華中房企占比均為4%,西北房企未入榜。50強品牌房企中,上市房企共30家,占比為60%,較上年有小幅提升。從企業性質來看,有國資背景的占比為70%,較上年下降2個百分點;民企占比30%,較上年上升2個百分點。
品牌價值有增長
企業間增速分化
從2021-2025年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測評結果看,部分企業品牌價值有所回升。具體來看,2025年10強的品牌價值均值由上年的469億元增長至477億元,同比上升1.62%,20強的品牌價值均值由上年的353億元增長至356億元,同比上升0.98%。50強品牌價值均值由上年的219億元回落至217億元,同比下降1.33%。

從2021-2025年連續入榜企業的品牌價值測評結果來看,品牌價值變動情況有所分化。數據顯示,2024-2025年連續入榜的企業中,企業品牌價值實現正增長的房企有22家,占比約為47%,中海、保利、華潤的品牌價值繼續保持領先。有53%的企業由于銷售下行、債務違約、產品品質等問題,品牌價值出現負增長。
三度均值繼續下降
企業分化現象明顯
2025年各梯隊房企三度平均值均為認知度較高,美譽度次之,忠誠度最低。2025年,50強品牌房企的平均認知度、美譽度和忠誠度均有所下降,10強品牌房企平均認知度有所提升,平均美譽度、忠誠度有所下降。房地產行業進入下半場,品牌房企正在積極探索可以實現良性循環的新發展模式,“產品力+品牌”有助于賦能企業發展,在產品力競爭中加大研發投入,重視服務效率,提升品牌美譽度與忠誠度,是品牌房企重要發展方向。

調研結果顯示,2025年50強品牌房企平均認知度為60.24%,較上年減少0.38個百分點。品牌美譽度方面,2025年50強品牌房企平均美譽度為28.44%,較上年減少1.17個百分點。此外,2025年房企運營環境未有明顯改善,居民購房信心持續不足,置業需求被推遲,購房意愿下降,50強品牌房企的平均忠誠度繼續下降,僅為6.34%。其中,忠誠度低于20%的品牌房企數量最多,僅有4家品牌房企忠誠度超過20%。
品牌房企銷售溢價下降
品牌效應提升去化效率
數據顯示,10強品牌房企近三年在重點城市銷售溢價率多分布于0-5%區間范圍內,其中2024年的平均數據為1.32%,較上年下降0.10個百分點。2024年行業銷售持續回落,盡管政策面不斷優化,持續向購房者釋放利好信號,但新政利好效應遞減,房地產筑底行情持續。2024年品牌房企在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核心城市維持相對較高銷售溢價,但受房地產行業銷售持續下行影響,品牌房企整體銷售溢價率繼續下降。

2025年消費端調研結果顯示,品牌在消費者購房行為中起著重大的影響。2025年,在消費者對房企品牌重視程度方面,選擇非常重要的達55.72%,選擇重要的占比為40.56%,兩者之和較上年提升0.30個百分點,選擇一般的占比3.72%,較上年下降0.30個百分點,不太重要、很不重要的占比均為0。總體看來,房企品牌依然是消費者購房行為中的重要考量因素。

多元業務助力穿越周期
租賃及代建是重要方向
近年來,品牌房企戰略布局有明顯分化。在經營業務方面,部分品牌房企在資金回籠和業務剝離的需求驅動下,出售優質資產。部分品牌房企將經營性業務作為業務轉型重要方向,與開發業務相比,經營性業務盈利相對穩定,能夠平滑企業利潤波動,成為房企獲得穩健營收的壓艙石。
此外,多元化業務中,租賃業務戰略地位有所提升,經過幾年的“大洗牌”之后,長租公寓市場逐步走向理性發展。代建業務也是品牌房企多元業務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2024年代建新拓規模創下歷年新高,全年新增代建規模30強房企總計獲得委托項目2.0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7%。
違約數量持續下降
購房偏好穩健房企
從2025年的消費者調研來看,房企的信用情況依舊受到消費者重點關注。在被問及如果開發商有債務違約等信用及財務風險情況,是否會影響購房決策時,全部消費者認為開發商的信用及財務風險會影響其購房決策。
其中,84.37%的消費者認為非常影響,此比例較上年上升1.61個百分點。不太影響的占比為2.16%,較上年下降1.29個百分點。2025年房地產市場繼續低位調整,購房者對房企負面信息的敏感度較高,選擇穩健經營的房企成為購房者的共識。

從違約情況來看,2024年,隨著房地產行業的利好政策持續落地,高危房企基本已經暴露信用風險,房企違約數量持續下降。Wind數據顯示,2024年共有24只境內信用債違約,數量較上年下降66.67%,26只中資海外債違約或展期,數量較上年下降35%。
關注我們

長按識別二維碼獲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