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許倩 2025-08-29 08:14:18 來源:中房報
??融創正在努力走出困境。
??8月26日晚間,融創中國發布2025年中期業績,一些積極信號正在出現。這份成績單顯示,上半年融創實現營業收入199.9億元,同比減少41.7%;凈資產448.8億元,去年上半年為662.6億元;歸屬母公司凈虧損128.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14.4%,減少了21.5億元。
??融創的主要收入來源,主要是銷售住宅及商業物業、文旅城建設及運營、物業管理及其他業務。其中,“主力軍”物業銷售收入約140億元,同比下降50%;文旅板塊和物業管理收入分別為21.7億元、34.7億元。
??對于收入減少原因,融創中國解釋稱,主要由于物業銷售收入下降所致。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環境變化,銷售市場整體大幅收縮,且若干房地產企業陸續出現的債務問題導致購房者對于期房信心不足,進一步加劇了新房銷售的困難。而且,集團現處于集中資源解決保交付和債務問題的階段,也制約了項目推售節奏。
??“在支持性政策持續出臺的大環境下,核心城市、核心地段將逐步企穩,但房地產市場的整體恢復,可能還需要一個過程和較長時間。”融創中國董事局主席孫宏斌在中報中亦表示。
??雖然融創中國整體形勢在好轉,但財務狀況依然嚴峻。在2019年和2020年,融創中國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分別為281.6億和395.5億元,此后公司業績由盈轉虧,在2021年至2024年,歸屬母公司凈虧損分別為382.7億元、276.7億元、79.7億元和257億元,今年上半年又虧損128億元。
??中報披露后,融創中國股價于8月27日收盤價1.51港元/股,跌幅5.63%。
??至暗時刻已過
??過去3年多,孫宏斌將全部精力壓在“化債”和“保交付”這兩個核心點上,戰略極其清晰和專注。
??截至上半年末,融創中國的有息負債為2548.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26.1億元,較去年底減少約48.5億元。
??有分析稱,融資上半年凈虧損減少的背后,一大部分正是來自境內債務重組帶來的賬面收益。上半年,融創通過境內債重組產生的收益達40.2億元,并已計入“其他收入及收益”中。
??在總規模154億元的境內債化解上,融創拿出了整體重組的創新方案,提供了現金要約收購、股票經濟收益權兌付、以資抵債、留債展期四大“菜單式”選項。
??“目前重組方案已進入落地執行階段,預計將為融創削減近70%的境內公開債。”有知情人士稱。在現金回購上,公司已用8億元購回約40億元境內債券;股票選項上,已配發及發行約7.54億股股份,對應注銷或獲償付約55.9億元的境內債券。
??針對95.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80億元)的境外債務,融創的化解方案是全額債權轉股權,就是把債權人變成股東,債務基本清零。實際談判推進較為順利,其中未償還本金總額超75%的債權人,已簽署重組支持協議。
??現在,融創正在等待境外債務重組方案落地。9月15日,融創中國將于香港高等法院舉行召集聆訊,屆時將讓債權人進行投票批準計劃,完成相關法庭程序后,重組方案將正式生效。以此計算,距離融創完成債務二次重組,只剩下不到20天。
??保交付,也是當前階段融創和孫宏斌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評估融創能否“翻身”的最核心指標之一。中報數據顯示,上半年,融創在23個城市完成了約1.49萬套房屋交付,近3年多累計交付68.3萬套;2025年下半年,預計交付3.91萬套房屋,將基本完成保交付工作。
??這是孫宏斌和融創贏得政府、業主和市場信任的基石,更重要的是維持了基本經營現金流,為后續復蘇保留了火種。
??“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至暗時刻已經過去了。”在6月30日融創中國股東周年會上,孫宏斌終于松了口氣。他表示,未來發展方向以聚焦核心城市、打造品質項目,讓房地產、物業管理、文旅運營三項業務齊頭并進的公司發展藍圖。
??融創的輕資產業務正在恢復“造血”,這是融創未來的重要估值支撐。上半年,“物管+文旅”兩個業務板塊合計收入超56億元,在集團總收入中占比升至28.3%。尤其是融創服務,上半年歸母凈利潤1.2億元,實現扭虧為盈;可用資金30.4億元,在管規模達2.9億平方米。
??土地儲備也是融創打好“翻身仗”的底氣所在。截至上半年末,融創擁有土地儲備1.24億平方米,權益土地儲備面積8624萬平方米,且主要集中在核心一、二線城市,如果能有效盤活,對未來恢復基本面會有不小幫助。
??依托于好地段好產品,融創的部分樓盤銷售火爆。尤其是融創此前引入資金盤活的上海壹號院項目,四次開盤全部售罄,累計銷售額突破220億元,登頂全國單盤銷售冠軍。上半年,融創實現合同銷售金額235.5億元,在行業銷售榜單中位列民企第三,但同比仍下跌10.39%。
??財務狀況依然嚴峻
??對于出險企業而言,要真正“上岸”并不容易。融創要真正徹底走出來,成為一個財務健康、可持續經營的企業,還面臨著極其嚴峻的挑戰和壓力。
??一方面,受大環境影響,房地產市場的整體復蘇情況仍有不確定性,融創復蘇的根本最終要靠自身“造血”,即房地產銷售回款;另一方面,盡管融創在全力推進債務重組,但公司仍面臨不小的債務壓力以及由此引發的密集法律訴訟。
??此外,如何快速激活龐大的土地儲備,將其轉化為銷售額和現金流,也是對融創運營能力的考驗。
??中報顯示,受未償還借貸、未付工程款及日常應付款等影響,融創單筆金額超5000萬元的訴訟約455宗,起訴金額合計約1663.8億元。這筆起訴金額甚至超過了很多上市公司的總市值,清晰體現了融創債務的巨大規模。
??這些訴訟本質上是因為融創無法按時償還到期債務(包括銀行借貸、債券本息)、支付供應商的工程款以及其他業務往來應付款項。債權人(銀行、信托、供應商等)在多次催收無果后,只能通過法律途徑來追討欠款。解決這些問題,取決于融創債務重組的最終成敗和“保交付”能否持續產生現金流。
??而融創的流動性依然緊張。截至上半年末,融創中國的借貸總額約2548.2億元,較2024年底減少約48.5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44.04億元,2024年同期時還有77.3億元,受限制現金約142.3億元。
??融創方面稱,將與相關債權人協商,尋求解決訴訟的各種措施。公開債重組之外,融創也在與其他貸款人磋商借款展期,目前已達成貸款展期約365.8億元。此外,加大推動與資產管理公司等能提供增量資金的金融機構合作,進一步化解項目債務風險、盤活優質項目,并在需要時考慮處置資產,以產生更多現金流入。
??可以說,孫宏斌的“翻身仗”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距離全面、徹底翻身,仍面臨不小挑戰。下半場劇本的走向,可能并不完全取決于其個人,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中國房地產行業整體能否企穩回暖,這是個極重要因素。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12011174665940XA 經營狀況:存續 注冊資本:1501500(萬元)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110000078551232X 經營狀況:存續 注冊資本:250000(萬元)
2025年第二季度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狀況報告發布
2025-08-28超八成開發企業信用情況良好,債務違約情況略有好轉。廣州:深入推進城中村及老舊小區改造
2025-08-28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蘇州取消市區范圍內新建商品住房2年限售
2025-08-28進一步滿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兩部門印發《房地產從業機構反洗錢工作管理辦法》
2025-08-27依法履行反洗錢義務,接受反洗錢監督管理和自律管理。前7月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98萬個
2025-08-27分地區看,河北、遼寧、重慶、安徽、江蘇、上海等6個地區開工率超過90%。搶在“金九銀十”前,上海積極優化樓市政策
2025-08-26把握購房最佳窗口期。金融監管總局:滿足在閩臺胞購買自住商品房的合理需求
2025-08-26支持福建的銀行在遵循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基礎上,為具備購房資格的臺胞同等辦理住房按揭貸款業務。多地發布“好房子”建設地方標準
2025-08-25立足地方特色,細化“好房子”標準。
- 08:13
- 2025-08-28 11:31:27
- 2025-08-28 11:29:50
- 2025-08-28 11:27:54
- 2025-08-28 11:25:47
- 2025-08-28 11:22:03
- 2025-08-28 11:20:04
- 2025-08-28 11:17:16
- 2025-08-28 10:20:43
- 2025-08-28 10:10:09
- 2025-08-28 09:26:39
- 2025-08-28 09:25:38
- 2025-08-28 09:23:55
- 2025-08-28 09:11:06
- 2025-08-28 09:09:24
- 2025-08-28 09:08:16
- 2025-08-28 08:37:04
- 2025-08-28 08:28:55
- 2025-08-28 08:18:05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