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報告 2025-09-05 09:11:17
- 城市:全國
- 發布時間:2025-09-05
- 報告類型:市場報告
- 發布機構:易居研究院
??近期抖音上出現了一個輿情,提及某小學“全校僅22名學生,但配了23名老師”。該事講的是,某市一小區的周邊有過動拆遷,然后有關居民都已經遷出,據此導致該片區學齡兒童數量減少。因此在今年秋季小學開學的時候,出現了學生和老師數量相近的現象。此事在抖音上被網友批評,認為屬于浪費教育資源。但當該校將此類學生合并到該校其他校區的時候,家長也開始投訴。因為去此類新校區并沒有便捷的交通配套。學生家長希望調整到小區周邊的其他學校,但也沒下文。
??此次事件看似屬于教育方面的輿情,其實也是房地產方面的事件。其對于當前各地推進城中村改造是有啟示的,或者有教訓意義的。本報告認為,各地要警惕城中村改造后出現空心化的問題,并深入反思教育資源分配的問題。本報告對此類問題進行短評和分析。
??1、警惕城中村改造的片區空心化問題
??由于動拆遷工作,所以部分原住民會搬遷到其他區域,進而導致原有區域的居民數量減少。在缺少新項目進入或人口導入的時候,就會產生片區空心化問題。
??此類問題的出現,就本案例來說,顯然對入學工作產生了負面影響。由于動拆遷致使該片區學齡兒童數量大幅減少。而學區及入學的政策是依據該區域改造前的人口規模和教育需求進行設計的,師資配備也是如此,據此就產生了師生比例嚴重失衡的尷尬局面。這種局面也就產生了兩難問題。
??因此此事的教訓意義是,動拆遷本身既會對動拆遷戶自身產生影響,也會對未動拆遷戶產生影響。對這種影響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至少本案例就產生了片區空心化的問題,進而也衍生出其他問題。而此類問題,本身就涉及到社會穩定的問題,自然要求各地動拆遷部門和規劃部門關注。
??2、對教育資源的配置亦有警示效應
??就此事來說,至少說明,學區與學位的政策過于僵硬,或沒有結合城中村改造等工作推進,其實也是有問題的。城中村或城市更新工作,其帶來了人口的流動和二次分布。人的要素發生了變化,就需要重新評估所在區域的新變化和其他因素的變化。這種工作若不做,就往往會帶來很多負面問題。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城市項目動拆遷后,社區的活力反而下降了。所以從此次案例來說,至少對于教育部門而言,需要密切關注學區范圍的動拆遷動態,提前預判入學人數的增減,并據此合理調整學校招生規模、師資力量或工作預案。
??教育部門可積極調整過去的“劃片入學”政策和口徑。“劃片入學”政策具有科學性,但是考慮到區域的變化,“劃片”工作需要有動態更新。至少從這個案例來說,要基于學齡兒童數量少的情況,將有關學生分流到小區周邊的其他同類小學中。若是此類工作沒有推進,也可以嘗試建立半封閉型的寄宿制度,更好便利學生的出行和入學。
??3、動拆遷工作需要建立后評估體系
??此類問題都說明,動拆遷工作需要建立后評估體系。目前對于城中村的各項工作,更強調前端,而對于城中村改造后的衍生問題,有關研究并不多。我們認為,城中村改造旨在提升城市品質、改善居民生活,其出發點沒有問題。但由于城中村改造影響的周期比較長,就必須建立后評估的完備體系。尤其是要研究城中村改造下人口流動趨勢、片區發展情況、商業資源變動、土地和生活成本變化等,以系統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唯有這樣,才能確保改造后的區域既能實現物理空間的更新,又能保持社會功能的完整與活力。避免因規劃不足和預案不足引發各類社會問題。
- 08:55
- 08:52
- 08:41
- 2025-09-04 10:11:55
- 2025-09-04 10:10:24
- 2025-09-04 10:08:05
- 2025-09-04 10:04:10
- 2025-09-04 09:55:05
- 2025-09-04 09:38:17
- 2025-09-04 09:35:23
- 2025-09-04 09:32:07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