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報告 2025-09-26 09:32:49 來源:中房研協
- 城市:上海
- 發布時間:2025-09-26
- 報告類型:市場報告
- 發布機構:中房研協
??近日,上海部分二手房中介“假帶看”“雇人砍價”等詞條登上微博熱搜,引發廣泛關注。據記者暗訪獲悉,在部分中介機構內部,“每日15組帶看量”的考核指標如同懸在經紀人頭頂的利劍,為了完成任務、獲取績效,他們不惜走上“造假捷徑”,如通過線上平臺發布招募信息,以200元/次的報酬吸引無真實購房需求的“演員”,對“演員”進行簡單培訓,教其如何在看房時表現出“有意購買卻嫌價格過高”的姿態,通過“雙簧”表演向房東傳遞虛假的市場價格信號,甚至有部分中介通過惡意壓價,暗中聯系關系人“低買高賣”,從中賺取巨額差價等。
??利益驅動是造成這一亂象的根本原因。從影響來看,“假帶看”“惡意壓價”等行為對房地產市場的破壞,卻并非局限于單個交易環節,而是具有極強的傳導性。從法律層面來看,“假帶看”等行為已明確涉嫌民事欺詐,根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這意味著,若房東能舉證證明中介存在“假帶看”等欺詐行為,不僅可以主張撤銷房屋買賣合同,中介收取的中介費也需要退還,還需對房東因降價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從市場層面來看,根據鏈家監控數據,2024年上海二手房交易量達21.6萬套,其中絕大多數交易都通過中介機構完成,中介機構在連接買賣雙方、提供真實市場行情、保障交易公平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此前,部分中介機構已經因“隱藏二手房真實成交價”而飽受爭議,此次“假帶看”事件的曝光,更讓信息不透明的問題雪上加霜,極大透支了行業信譽,推高了交易成本,甚至可能加劇市場調整壓力。
??針對上述亂象,上海市房管局、上海市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迅速約談了涉事中介企業,明確堅決反對此類不誠信行為,要求相關涉事企業嚴肅處理,要求各“頭部企業”舉一反三,自查自糾等。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根治“假帶看”等行業亂象,不能僅依賴“運動式監管”的短期震懾,更需要構建一套長效治理機制。一方面,監管部門需盡快明確針對假帶看等行為的懲戒標準,提高中介造假的違法成本,建立企業“黑名單”管理制度等;另一方面,行業協會應推動中介機構重構考核評價體系,摒棄以“帶看量”為核心的單一指標,建立以服務質量為核心的評價機制。此外,相關部門需重啟并完善二手房成交價公示制度,通過技術手段保障數據的真實性與及時性,讓市場價格回歸透明,消除虛假帶看的操作空間等。
??當前,房地產行業仍處于深度調整期,市場信心尤其珍貴,而信心恰恰建立在每一次真實、透明、尊重的交易之上。房地產行業亂象的整治和房地產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從來不是某一方的“獨角戲”,而是需要監管部門、行業協會、中介企業與買賣雙方等共同參與。唯有如此,房地產市場才能真正回歸理性與尊嚴,行穩致遠。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